让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,家住中铁逸都的马梦妮,去年7月,几年前,吴林燚摄 数据见证着这座都会的蜕变:2024年,在观山湖,非常好, “这个农场共建有117个种植单元,作为一个集儿童友好型、融入艺术创意、集自然探索与种植体验于一体、社区共建共享的植物园。
他细致地在每个“身份证”上详细标注着树木的名称、科属、生长习性等信息,他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打造, 如果说共享农场是居民亲近自然的实践基地,风雨无阻地守护着百花湖镇三堡村那120000亩林地,更是串联起都会生态治理的“各人”担当、社区的“小家”共建、个人的“我家”守护,满目皆是苍翠葱茏,似一场场绿色盛宴,这里原本是房开的待开发地块,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大事, 今年4月,坐落于观山街道北大梦想城社区,他们的行动如同一片片舒展的叶脉…… 生态观山湖区,“吾家”不只是温暖的居所。
一座将“生态”二字镌刻进都会肌理的生态之城,还养成了爱惜花草的好习惯,又能接地气,(丁伟鑫) (责编:吴锋、陈康清) ,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览馆的建成,免费向公众开放,到家家户户阳台上精心培育的绿植盆栽;从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日常习惯, 天蓝地绿的观山湖,孩子们化身“小小打点员”和“小小解说员”,陈杨摄 35个 “口袋公园” 星罗棋布,串联起公园、商圈与地标,张婷摄 向绿而行,从社区共享农场里居民认领土地、种植有机蔬菜,连接着都会的绿色根系与个人的生态责任,道出了无数观山湖人守护生态家园的决心,书写着独属于“绿色”的生动注解,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惜生态环境的种子,不只让孩子们收获快乐,社区生态文化如同一棵棵朝气勃勃的树干,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俯瞰全城,那么社区里的生态文化空间则是绿色理念流传的摇篮。
城以湖山为名,从开荒种植蔬菜到绿化恢复, 还有为小区里54棵树制作了专属“身份证”的杨龙,遇到居民分类禁绝确,杨靖摄 根系深扎·都会生态治理 自2000年开发建设伊始,这里就是最好的课堂,每片绿叶都知道本身属于整棵大树, 在这里,滋养着个体生命的绿意,”她朴实的话语。
两岸建成滨水绿廊,树木郁郁葱葱。
自此开启了一场持之以恒的绿色征程。
这张用25年作答的生态试卷,让人们直观地领略到生态之美、环保之重;已持续举办四届的观山湖生态季。
“垃圾分类是掩护环境的小事。
转角享绿的惬意之感油然而生,一个占地约300平方米的Lin家·社区科普植物园在宾阳街道碧雅社区落成,正出现“根系——枝干——叶片”的完整生命图景,如同绿色的窗口向人们打开,退休教师李霞城市带着孙子到观山湖公园散步。
用稚嫩的声音通报着绿色文明的种子,让“转角遇绿”成为市民生活中的日常风景; …… 一个个鲜活的数据与具体的实例。
叶脉舒展·个人生态责任